「港獨」一詞成為近日城中熱話,政府各階層人士亦曾開腔說明對此看法:
- 行政長官梁振英:「港獨」主張違反基本法及香港憲制,無討論餘地及空間。
-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:「港獨」違反《基本法》,無助、甚至破壞「一國兩制」,沒有需要再討論,學校也明白這個立場。
- 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:港獨是「好無謂、不可行嘅偽議題」
話雖如此,但也未能阻止學生成立中學生本土關注組,也未能阻止普羅大眾在茶餘飯後的討論。
- 茶客甲:什麼港獨,香港怎能「獨」得來?沒有大陸,香港什麼也不是。香港衣食住行,有哪樣不是背靠大陸。
- 茶客乙:是啊!不說什麼,就是「 水」,沒有大陸的,香港哪有「水」。
在此先說明,今天不是討論「港獨」,只是談談這兩位茶客所說的「水」。或許下次,我們再談談茶客甲所說的「食」吧!
根據香港水務署資料,香港兩大水源來自天然收集雨水和廣東省供水,即東江水。廣東省的東江水是本港目前最主要的單一原水水源。自九十年代後期起,東江每年對港供水量佔全港用水總需求量差不多七至八成。東江水由輸水管道運到香港,先去水塘,然後到濾水廠處理後,再到各抽水站及配水庫,最後來到我們的水喉。
我們當然要「多謝」廣東省的東江水,但其實我們香港也不是白取「水」的。根據發展局的資料,香港每三年也會與廣東省簽訂東江水的供水合約,2015至 2017年每年的固定總額分別是:2015年42億元;2016年44.9億元;2017年47.8億元。
我們香港真的沒有「水」可自給自足嗎?根據水務署水塘存水量的資料,全港有紀錄的十七個水塘在2016年的9月16日的總容量百分比為82.6﹪,有多達九個水塘的容量為100﹪。根據近日的傳媒報導,原來我們的水塘年年滿溢,多了的水只能排出大海。由2005年起至2015年間,除2011年沒有浪費食水外,這十年間我們水塘所浪費的食水量,竟然是多達3.79億立方米。3.79億立方米食水相等於3,790億公升,按港人每日用水量130公升計算,我們水塘所浪費的食水,足夠我們香港人(798萬人口)一年的使用。而所浪費了的金錢,亦多達13.16億元。又按前任立法會王議員的計算,這可換取8257萬罐午餐肉。
這些都是一大堆的數字,重點是,我們除了「買水」外,我們還有選擇的。近年香港也正前住海水化淡的方向發展,未來亦有水塘轉運隧道計劃。這些都是叫我們正視香港本身的價值。
當然,我們身體力行也很重要,你我每日的用水量是130升,可以減少些嗎?
生物科
林貝儀老師
資料來源:
香港水務署:http://www.wsd.gov.hk/tc/home/index.html
發展局:http://www.devb.gov.hk/tc/home/index.html
蘋果日報 2016年08月18日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60818/19741051
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6年08月25日
http://www.news.gov.hk/tc/categories/school_work/
html/2016/08/20160825_144527.shtml
中央通訊社2016年08月30日
http://www.cna.com.tw/news/acn/201608300067-1.aspx
蘋果日報 2016年09月19日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60919/1977506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