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特首於本年十月發表了他在任內最後的一份施政報告,報告內的確涵蓋了頗多市民所關注的,如復建居屋,貧窮問題,環境保育等等,就連動物權益也觸及。
復建居屋,優化置安心計劃,為他們設立「封頂價」,不但保證了住戶不因樓市變動而失算,還保障了他們只贏無輸。長者乘車船每天也有優惠,連長者的運動也照顧了。當然,一眾綜援、高齡及傷殘津貼人士也發放雙糧。
這些一次性對小眾的幫忙當然可舒緩燃眉之急,但我們長遠日後的生活如何,難道每年也要伸出雙手,等政府發放愛心糖果兒嗎?
未來這一兩個月,將進行財政預算的咨詢,每次例必向我們大眾市民收取意見。請大家再想想,我們真的有意見嗎?還是我們有我們的需要,例如居住劏房人士需要有正常的屋,失業人士需要有工作,家長需要有照顧孩童的時間,長者需要有依靠…. 等等,我們的需要,都不是每人派了$6000元便可解決了。我們更需要的是長遠政策,更是可令一眾八十後九十後看到的長遠希望。
司馬遷於《史記—貨殖列傳》引用了管仲:「倉廩實而知禮節 ,衣食足而知榮辱」。現今香港的倉庫十分足夠而有餘,但卻出現了分配不均之現象,以至老百姓衣食艱難。看來我們的政府要多用腦袋,制定一個長治久安的政策,還我們一個安樂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