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筆者過了一個特別的五月份。
五月二日,奧運聖火把香港全城染紅了。你我的一句:中國加油,把愛國的情緒牽動出來。
五月十二日,四川的八級地震把香港染黑了。你我的一分一亳,把愛國的情緒化成了行動。
這場沒有人能預測的天災給我們看見的,除了我們中國人的團結,各國的關懷外,筆者看見的,是我國領導人的開明,他們對人民的關愛,對人民的承擔,這是前所未見的,亦與十九年前有著天淵之別。
回歸以來,每逢五月尾,立法會總有議員提出「毋忘六四事件,平反八九民運」議案,當然每每也遭否決。而出席六四燭光晚會,亦是筆者每年例行之事。沒有什麼政治目的,只是像悼念四川死難者般,總是忘不了為中國民主而犧牲的學生們。
為什麼領導人對昨天的人禍與今日的天災有這麼的不同?說穿了便是人治的禍。其實小如一間公司還是大如一個國家,所需要的不只是一個有良心的領導人,而是一個長治久安的體制,這個體制不論當權者是什麼人,也能有效地作出管理,再不會跟隨管理者的心情或是良心而行。
一個與別不同的五月,把香港人的愛國情懷推上了高峰,但什麼才是真正長遠有利於我國人民的呢,實在值得我們再反思。
常識及通識科老師
林貝儀
|